李琪,女,1995年10月出生,201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老范寨乡斑鸠河村土生土长的瑶族姑娘,2018年7月大学毕业后回到老范寨乡任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现任斑鸠河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2019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重要阶段,是斑鸠河村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斑鸠河村“党政正职”面临人员调整,急需填补人员的时候。年仅24岁的李琪,在群众的推选和乡党委的任命下,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毅然奔赴到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岗位,成为全村年龄最小的村干部,也是唯一一名女性村干部。
李琪是斑鸠河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关于贫困,李琪深有体会,她从小生活在边境一线的偏僻山村,家境十分贫寒,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通过刻苦攻读,最后终于学有所成,她怎么也没有意料到,竟然在脱贫攻坚如火如荼时当选了贫困村斑鸠河村的村支书兼主任,从此走上了一条边脱贫、边扶贫的人生道路,她用成长经历和实际行动使山民们真正意识到:穷在没有文化,治穷先治愚,要拔掉穷根,就得提高民族素质,掌握科学技术。群众对这个“年轻人”寄予期望的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担忧,甚至是质疑:“这个小姑娘刚毕业,能不能担起这份担子,能不能吃苦,能力怎么样?”。李琪顶着压力,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干实事。
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每天奔走在村委会和小组之间,用两周时间遍访了全村的贫困户,仔细分析每家每户的经济发展现状,耐心听取群众对于产业发展的想法和建议,全面掌握村情民情,同时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对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烂熟于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她慢慢得到群众认可,村民们亲切的叫她“小李琪”,偶尔调侃一声“美女书记”,更心甘情愿称她为“李总”。
“我是扶贫的对象,又是扶贫的主体,所以我了解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真实的想法”。她总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在精准帮扶上因户分析、因户制宜,为贫困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我深知扛在肩上的责任,或许也曾怀疑自己的辛苦和奔波是否有回报。然而,当看到乡亲们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看到村一天天的变化,才发现,付出的艰辛、流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李琪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协调,全县首家探索“土地流转”拨改投试点项目建设,先后盘活农户闲置土地两万余亩,引进芒果、百香果等林果种植龙头企业,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小牛场、双龙小组打造芒果、百香果等4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实现年人均增收3600余元,为斑鸠河村脱贫攻坚画上了浓重一笔。李琪还依托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多个现场实训教学基地,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适时培训教学,千方百计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让群众现场学、及时用。截至目前,她已组织开展培训教学15场次450余人次,做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李琪和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斑鸠河村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2020年的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较大,但同时也为斑鸠河村转型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李琪以“退蕉扩果”为契机,带领群众探索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种植“短平快”的甜糯玉米、冬农蔬菜等高效作物800余亩,与芒果、百香果等长期作物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良性发展格局,为下一步斑鸠河村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打牢基础。同时在斑鸠河村委会建设冷藏库,探索集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享受红利,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帮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还大胆携手企业在斑鸠河村打造2个“网红”直播间,筑巢引凤,培养本土“网红”,甚至亲自“直播带货”。2月26日,李琪第一次站在“京东”销售扶贫助农直播镜头前,为斑鸠河村农特产品“代言”,直播“首秀”就帮助群众售出滞销糖心木瓜450吨,销售额达188余万元。收到如此成绩,她信心满满的又2次为群众直播带货,共销售糖心木瓜800余吨,成为老范寨乡的“网红支书”,迈出了“线下+线上”销售第一步,为斑鸠河村转型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她时常像牛一样奔走在村间地头,但是性格却不倔,能虚心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村民们的大事小事烦心事都乐意找她帮忙。”斑鸠河村金竹坪二组村民李志光说。李琪平时话不多,工作起来干劲十足,村委会的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总是想方设法为斑鸠河村的村民办实事。“村民们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我们会接诉即办,做到件件有呼应、件件有着落。”李琪表示。
当前,斑鸠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如何做好“锦上添花”的后续帮扶措施是李琪最为关心的问题。经过多次走访村民,李琪发现群众对于开挖生产道路的意愿很强烈,并且了解到乡政府有相关扶贫资金政策支持,她随即召集村干部研究讨论,积极向乡政府请示汇报,最终争取到生产道路开挖项目资金160余万元,开挖生产道路4条14.3公里,受益群众264户923人,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题。“要彻底拔除穷根,关键在于年轻一代。”李琪十分关注斑鸠河村的教育问题,她积极向乡政府协调教育补助资金,并从村委会拿出部分资金,为考取本科或研究生的学生提供爱心资助。
2019年3月以来,斑鸠河村连续遭受强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李琪总是第一时间深入村组逐一查灾、抢灾、抗灾、灾后自救,并及时统计上报受灾情况,确保安全后迅速消失在群众视野中,灾后又入村开展受灾群众安抚工作,积极向上级协调救灾物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工作,降低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她主动对接本地和外地用工企业,收集岗位信息,同时统计本村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群众,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并做好群众和用工企业的双向对接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此外,她还贴近群众,利用小微群开展“零距离”“秒办理”服务工作,及时收集办理群众的真实诉求,提高工作效率。
“村庄美了,村民的日子好了,精神文化也得跟上。”李琪眼看着斑鸠河村史室和小组村史室已经建起来了,带领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小组里“淘”刻满了村子的历史和印记的老物件,有陈旧废弃的生活用具,也有村民自家生产用的“老古董”。收集陈列在村史室的这些物品让群众再次回忆了村史、记住了乡愁、传承了民族文化。
在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上,李琪组织威望高、善治理、有经验的村组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村民共同修订了新的村规民约,定稿后由户主签字按手印表示认可,形成每个小组一本的“红手印”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增强村民自治内生动力。
李琪还经常带领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到村民家中开展收家、治家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公共环境卫生整治,让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造干净、舒适、宜居的和美村庄。同时,她还邀请小组干部、“寨老”、致富带头人、“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人员作客直播间,走上网络舞台,虫草鹿王鞭10粒多少钱谈治村理念、晒和家宝典、传致富经验,讲述斑鸠河村故事,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涵养守望互助的文明新风。
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教育,斑鸠河村群众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在疫情期间,贫困群众从网络上得知武汉应对疫情需要大量物资,主动发起组织向武汉捐赠他们最好的本地甜糯玉米20吨,以此回馈党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