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胃穴
尺胃是我发现了并命名医治胃痛和胃病的一个穴道,坐落于右边上臂太渊与尺泽穴联线的中心点,即孔下方1寸处.
自己患胃痛,在此压疼十分明显,以后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但凡胃痛或胃病的患者,都能够在这里寻找压疼或索条状物质等反应点。因为这穴道坐落于中医的“尺肤”部位,相匹配于胃里,能治疗胃病,故称之曰“尺胃”。
从尺肤诊治法看,尺胃穴刚好是“中附上......尺外以候胃”。从经脉角度观察,尺胃穴医治胃痛,还和大肠经“源于上焦……还循食欲”相关。
所以无论是从尺肤全息投影精准定位,还是对于经脉循行看,尺胃穴都能够医治胃痛及一切胃病。我临床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今日不忍心自秘,公布于众请各位认证。
有关“尺肤”诊治法,详细这书第四章“别的疾病的一针疗法”里的“尺胃穴道的临床治疗”。(尺胃的位置如下图1所显示)
二、脐胃穴
脐胃是我发现和命名医治胃痛和胃病的一个穴道,在肚脐左上方(等同于数字时钟的1-2点处)0.5-1寸压痛点处虫草鹿鞭王官网正品旗舰店(如图2),毕竟在肚脐又能治疗胃病,故称脐胃。
前边曾谈及五脏六脏在脐周都是有真实写照精准定位,但胃相匹配于脐周的哪里呢?《难经》只说了五脏的相匹配部位,并没有讲六腑。我1992年出版发行的书,曾按太极八卦图在肚脐画了一个五脏六腑的真实写照定位图,2005年见到薄智云的腹针挂画,也列举了这图。
但直到现在,我依然在考虑到这张图片是否完全的正确。由于我发现了胃痛时,胃并没相匹配于八卦的艮位(等同于数字时钟的7-8点处),反而是相匹配于坤位(等同于数字时钟的1-2点处),如果按照患者的上下画太极八卦图,这里则相应于巽位。今日把这个疑问提岀来,大伙儿一起探讨并安排知者教之。
我发现了,医学上绝大多数的胃病病人在脐胃都是有压痛点或可以按照及动脉的博动。除了上述的探索外,还需要结合气街基础理论。
《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主要是说的六经样本和气街问题。什么叫气街呢?
街,是街道的意味,身体除有十二经脉的左右竖向联络外,在胸、腹、头胫这4个部位,也有4条经气集聚循行的横着街道,即“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气街通常是增强了人体的前后优势互补,使“胸腔腰部,气互通应”。气街顺通以外部位,其实就是所止的部位,叫门户。提到气街的必要性,此篇有句话叫做“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
“解结”便是解线绳之结,这也是《内经》常用的形容。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剌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行者,非其说也。夫灵活运用针者,得其疾者,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言不能治者,未得其术也。”
那样“契绍”是什么意思呀?隋?杨上善觉得:“绍,继也。”不说“契”是啥意思,明?马莳则说:“可知六腑正气,来往有街,必能知所解、虫草鹿鞭王官网正品店所结,所契,所绍之门户也。”讲得含糊不清;明?张介宾《类经》说:“契,合也;绍,继也。”张志聪以其说。我觉得,之上观点不妥,令人难以了解。“契绍”应当与“解结”的意思相近或相以。契,指拿刀切刻。如《后汉书?张衡传》:“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绍,是盘绕之义。如古诗词《有所思》:“双珠亚犀簪,用玉绍缭之。”因此“契绍”就是通过刀子盘绕的线绳断开之义。
“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这句话以用线绳将门户栓结起来为形容,如果要从门户进来,就必须得把系绳结打法解除,或是全用刀子绳结打法切断,那样门户当然开了,也就能出入自由了。换句话说,如果知道了气街,看病就似解结和契绍般容易了。
那样4个气街顺通于以外门户在哪里呢?为止于哪里呢?这篇说:
“故气在头者,止对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虫草鹿鞭王吃了多久见效腹者,止之背俞,与冲阳于脐上下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对于气街,与承山穴踝上下列。取此者用毫针,当以按但在久应当手,乃刺而予之。”
我们看看腹气街,前面和后面都各有一门户,后边的门户在背俞穴,胃病就在那胃俞穴处;前边的门户在哪里呢?在“冲阳与脐上下之动脉者,冲阳离正中线0.5寸,并脾经上涨,因此腹腔的症状都能在肚脐眼上下旁开0.5寸地区寻找动脉博动并有显著压疼处,针剌时就在那查到的这一反应点下针就可以。
如《灵根?杂病第二十六》说:“腹疼,剌脐上下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万分,剌气街,已剌按之,立已。”
胃在腹腔,因此与腹气街相关,我发现了其压痛点一般情况下比较固定不动,即脐胃穴处。扎针时需直刺1-2寸,对胃痛以及各种胃病都有一定的实际效果。我临床上常与其它穴道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