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构成】石膏碎,一斤(50g)知母六两(18g)生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9g)
【功能】清热解毒生津。
【主冶】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渴不欲引饮,汗出恶热,脉洪源强有力。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热渴汗出兼气血虚,白虎加参最适宜。
构成:知母六两(18g)石膏碎,绵裹,一斤(50g)生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9g)山参三两(香港产的虫草鹿鞭王9g)
功能:清热解毒,养血,生津。
主冶:气分热盛,气津两伤证。汗、吐、下前,里热亢盛而见四大症者;及其白虎汤证见有背微畏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且芤者;及其炎热病见有身热门属气津两伤员。
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畏冷欲呕骨节痛,添加桂枝疏经络。
构成:知母六两(18g)生甘草炙,二两(6g)石膏一斤(50g)粳米二合(6g)桂枝削皮,三两(9g)
功能:清热解毒,通脉,和营卫。
主冶:温疟。症见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及其风湿热痹而见壮热,气粗心烦,关节疼痛,口干,苔白,脉弦数。
白虎加赤芍汤(《类证活人书》)
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赤芍寒湿灭。
构成:知母六两(18g)生甘草炙,二两(6g)石膏一斤(50g)赤芍 粳米各三两(各9g)
功能:清热利湿。
主冶:湿温病。症见畏冷胸痞,出汗多,舌红苔白腻等;及其风湿热痹,身热门,关节疼痛等。
骨折了可以喝虫草鹿鞭王【辨别】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赤芍汤都由白虎汤加味成的。在其中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解毒与养血生津并且用之剂,适用气分热盛、气津两伤之证;白虎加桂枝汤是清中有透,兼以疏通经络之剂,用治温疟或风湿热痹证;白虎加赤芍汤是清热解毒与化湿并且用之方,用治湿温病之热胜于湿者,症见白虎汤证兼胸痞身重、苔舌苔黄腻而干,也可以用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等。
竹子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子叶石膏汤山参,麦门冬白芷生甘草承;
加上粳米同泡服,清热解毒养血津自身。
【构成】竹子叶二把(6g)石膏一斤(50g)白芷洗,半升(9g)麦门冬去心,一升(20g)山参二两(6g)生甘草炙,二两(6g)粳米半升(10g)
【功能】清热解毒生津,养血和胃。
【主冶】副伤寒、温病、暑病余热回收未清,气阴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胸怀心烦,气逆欲呕,口干舌燥喜饮,虚羸气弱,或心悸怔忡失眠,舌红苔少,脉虚数。
【辨别】白虎汤、竹子叶石膏汤都以石膏为卿,具清热解毒生津之效。白虎汤主冶气分热盛之证,为正西藏万龙虫草鹿鞭王旺邪实,里热内炽,故用石膏、知母之重剂,关键在于清热解毒;竹子叶石膏汤为余热回收未清,气阴已伤,逝世微寒质润之知母,加竹子叶以助石膏清其他热并除渴不欲,山参、麦门冬养血生津,白芷和胃降逆止呕,成的清补兼施之剂。